今天到的最大新年禮物,來自我的哲學老師褚士瑩(阿北),在關鍵評論網的哲學咨商專欄發佈的文章,能讓恩師公開的肯定,是最實在的滿足。

阿北這次分享的文章,說的是典範轉移,其實就是企業轉型的概念,我也是現在才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是一直在做這件事情,我想不管你有沒有學哲學,但只要你不斷的與自己真誠的對話,就已經在哲學的道路上。

你知道,10年1萬次實驗把襪變成鞋,這句話是第一次上哲學課的產出嗎?
你知道截拳道的運動思維,是來自於哲學嗎?

典範轉移的人生

機械工程師出身的父親,曾跟我說過一句很奇怪的話:「你如果遇到做模具的,不要小看他們。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。」

這句話對我來說很奇特,因為我身為文科生的生命當中,從來沒有遇過做模具的人,甚至不知道模具是怎麼做的,或是拿來做什麼的,但這句非日常的話語,卻因此讓我牢牢記在心中。

我真正意識到這句話的意義,是在十幾年前,一個當時在報社當編輯的高中同學,在臉書上貼了一本自費出版的奇書封面,標題寫著「天下第一奇書」,我看了一下書名,不禁噗哧一聲笑了出來:「我是天下第一美男子」!標題旁邊的照片,是個棒球帽上插假花、手上拿著寶劍、騎在自己組裝的迷你機車上的台客阿伯。

我當時人在海上航行,但忍不住好奇,還是立刻就上了衛星連線,去搜尋這個奇妙的台灣人。結果比想像中要困難很多,不但網路書店找不到這本書,也只能勉強找到一則地方新聞的舊報導,知道這個阿伯叫做李仙堂,是高雄一家頗具規模的模具製造廠老闆,每天早上,他都要穿戴整齊才出門,包括制服、肩章、護腕、繡著「天下第一美男子」的帽子,即使出國、到攝氏零度的地方旅行,也同樣是這身裝扮,很多人都以為他是瘋子,避之唯恐不及。

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,是「模具」這兩個字。因為我立刻想起了父親曾經跟我說那段奇怪的話。

所以一回到台灣,我立刻透過公司登記資料找到他的手機,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撥了號碼。結果電話立刻就被接了起來,一個中年男子中氣十足的用台語說:

「喂!我是天下第一美男子!」

那是生平第一次,我知道什麼叫做「只要你不尷尬、尷尬的就是別人」。因為實在太震驚了,我隔天一早就搭了最早一班的高鐵,到高雄仁武台塑廠區對面李仙堂的家去拜訪李仙堂。我們之間的對話,包括他如何為自己舉辦了人生的「重新開幕」儀式,變成現在的樣子。這些內容我都寫在《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》這本書中,在這裡就不重述了,但那一天,我深刻體悟了父親說關於做模具的人那段評語,李仙堂不瘋狂,他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。信不信由你,他的那本簽名書,我到現在還珍藏著。

做模具的人比你我聰明,因為他們的邏輯比我們好得多。以製作所謂「煙囪模」的中空模具來說,由於煙囪大小不同,厚度不同,要怎麼做出模具才會精準呢?

答案是體積換算法。將清水填滿模具A,稱出水的重量,因為水的密度一定,就會知道水的體積(模具A的容積)。然後同樣的方法,求出要換算的模具B的體積,然後相除,就知道怎麼換算了。

做模具的人因為掌握了換算的底層邏輯,就不用去刻意記住「水的體積=水質量÷水密度 即V=m/ρ」的換算公式,就能成功的從模具A「轉移」到模具B。

也是因為李仙堂告訴我要求妻子穿上尼姑的僧衣,帶著孩子在台上為自己的人生「重新開幕」的故事,宣告過去那個庸庸碌碌的普通人李仙堂已經不在了,重新出現在大家面前的,將是一個不在意世俗眼光的狂人。這個過程,讓我第一次在真實生活中,理解了科學哲學家孔恩(Thomas Kuhn)在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(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)裡提出的「典範轉移」(paradigm shift)概念。

不要害怕阻擋常態的異例

李仙堂「重新開幕」的人生,就是一個「典範轉移」的人生。

典範轉移這個詞雖然很多人都聽過,但孔恩認為的典範轉移,具體來說到底是什麼呢?簡單來說,就是如果我們要知道科學是如何得到進展的,不能只考慮「科學理論」本身,還必須考慮發展科學的那些「人」,也就是科學家社群。

科學家社群的成員,約定好了當遇到問題的時候,怎樣的解題方式是可以接受的,怎樣的方式則是不合科學邏輯、不能被接受的。這種可以被接受的解題方式,就叫作「典範」,就好像畫出了問題的幾個邊界,包括:我們要處理的範圍到哪裡?什麼樣的問題是合理的?哪些方法可以接受?哪些方法不能接受?這種「按照某種典範建立起來的科學體系」,是科學出現的常態,所以被稱作「常態科學」(normal science)。

但是,常態科學也會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,孔恩把這些難題叫作「異例」(anomalies)。異例表面上長得像用「典範」應該能順利解決的問題,然而在當他們嘗試用一般的規則去解題的時候,發現解決不了異例,讓科學家社群開始檢討這個大家公認的「典範」是否有問題,於是開始試著創造新的典範,來取代舊的典範,於是科學革命就發生了。

但典範轉移是極重大的事,就像從地球是平的「地平說」到地球是圓的「地圓說」,這個轉移的過程,花了好幾百年的時間,也枉死了好多被當作巫師殺掉的天文科學家,卻被後世證明這種痛苦的轉移是重要的。

李仙堂很早就把日本線割技術的精密模具製造,引進南台灣,改變了原本台南灣模具製造的「典範」,跟他自己個人的「重新開幕」,都是「典範轉移」活生生的例子。

如果要總結「天下第一美男子」的故事帶給我什麼啟示的話,那就是:不要害怕阻擋常態的異例,因為每一個異例的出現,就是一次人生改變的大好機會。

用典範轉移創造新的商業模式

後來在台北舉辦的哲學工作坊上,我時常會在不同的場合示範帶領「典範轉移」的課程,發現對於大多數的參與者來說,都是邏輯技巧當中,難度比較高的環節,很多人甚至學習了好幾年,仍然無法順利理解如何將一個舊有的概念,像是一個模具那樣,在舊模具不符合需要、出現問題的時候,轉移到另一個新的概念。

舉例來說,關於「愛」這個概念,常識都能接受的相反概念,叫做「恨」。不再愛一個人了,就開始恨那個人。這是「常態」。

但是「由愛生恨」,讓我們意識到,愛跟恨不是相反的,實際上,恨根本是愛的一種變形罷了。我們之所以還會恨一個人,就表示我們還愛著這個人。於是,讓「常態」無法正常運作的「異例」出現了。

因為如此,如果愛跟恨其實是一樣的,都是無法克制我們對他的關注,那麼愛的相反不是恨,是什麼呢?

當大多數的參與者,陷入邏輯的苦戰時,一個特地從台中搭高鐵來上課的學員,叫做谷銘,卻很輕快的回答說:「就是『冷漠』啊!」

我課後跟他聊天的時候,知道他是一家運動用品塑膠模具廠的總經理,二代接班人時,我有一種奇妙的既視感,立刻想起父親說過那句奇怪的話:「你如果遇到做模具的,不要小看。他們是很聰明的人。」

後來,谷銘持續的參與我們的哲學工作坊,我也持續的關注他在做的事。很快的,我發現他做的每一件事情,都是標準的「典範轉移」。

比如原本父親創建的模具廠,是專門為世界知名的大廠牌進行代工,但是他發現代工這個常態遇到了瓶頸,所以毅然決然停止帶來豐厚收入的代工,開始創建自有品牌Feebees的漫漫長路。

谷銘想要做鞋子,但是從過去代工的經驗發現,運動鞋的「常態」是鞋底跟鞋面用膠黏結在一起,因為它們是兩個不同的零件,所以鞋底跟鞋面永遠在使用一段時間後,不可免的會產生脫膠,造成鞋底跟鞋面分家的困擾。所以他決定開發的鞋子,鞋底和鞋面一體成型,永遠不會分開。

谷銘自己身為運動員,他發現運動穿著的「常態」是要穿襪子,然後襪子外面再穿鞋子。但襪子往往因為彈性疲乏鬆脫,所以在運動的時候,襪子時常會移位,跟鞋子之間產生不舒適的關係,所以他決定做鞋面本身的紡織就是襪子機能的「襪鞋」。

因為所謂的襪鞋,新的「常態」不再只是鞋子,也是襪子,所以創造了「赤腳」的感受,腳趾和腳板可以覺察腳在地面上的踩點跟姿勢,對於運動員來說,是避免運動鞋帶來的運動傷害,一種重要的典範轉移。

因為襪鞋也是襪子的另外一個新「常態」是,因此可以當作普通的襪子一樣,直接丟進洗衣機裡面清洗的鞋子—如果你可以克服「常態」帶來的心理障礙。

在倡議環保的時代,谷銘意識到他的父親創業時代視為「常態」的塑膠工業,已經被視為環境污染的兇手,不再能夠繼續無視塑膠產業對環境的影響,每年有240億雙鞋在全世界被製造出來,即使強調使用再生塑膠為原料的運動鞋,大多數到最後還是成為分解困難的塑膠垃圾。為了轉移這個「異例」,谷銘花了10年,做了1萬次實驗,把之前代工賺的錢幾乎都用光了,才終於開發出專利的回收機台,專門用來打碎襪鞋,再生成新鞋的原料。

傳統運動鞋製程的「常態」,一共有200道工序,但工序越多耗能也就越高,在面對國際公約對於碳排放的「異例」,谷銘將製成的200道工序減化到5道,把流水生產線變成模組化製作,碳足跡驗證節省了60%的消耗,只有5.91公斤,不只得到英國BSI認證,還獲得了2022年iF設計獎。

漸漸的,哲學工作坊的同學被谷銘的思考態度和他的襪鞋圈粉,哲學踐行者人腳一雙襪鞋變成了新的「常態」。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停下來,甚至在自家工廠裡,利用下班時間的晚上,開設起哲學教室,邀集跟他一樣,身處在台中的傳統中小企業二代接班的年輕人,一起透過哲學對話來思考行銷的方法、產業未來的出路,但是跟我單純使用蘇格拉底對話的「常態」不同,作為運動員跟運動用品的生產者,他的哲學思考使用的工具,是李小龍的武術「截拳道」──這種哲學工作坊絕對是離經叛道的「異例」,不知道孔恩地下有知,會怎麼想?

我最近一次看到谷銘時,我發自內心的說:「我希望你會成功。因為如果你不成功的話,我不知道誰應該成功。」

這是不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呢?

請不要因為跟別人不同而害怕,你真正值得害怕的,是跟別人相同,卡在已經失效的「常態」中卻不知所措。

透過思考哲學中「典範轉移」的技巧,你想讓自己的人生如何「重新開幕」?

 

文章連結: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400/article/13221